顶点小说网

顶点小说网>上京书生 > 第二十八章 山长教诲(第1页)

第二十八章 山长教诲(第1页)

“子平啊,就像你文章所说的那样。这泱泱华夏在历史中不停地反复,几千年了,朝廷换了一个又一个,可苦的终究是百姓啊。草原之上更是有一群豺豹虎视眈眈,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抢夺中原的锦绣衣裳。我同他们交过手,知道这是他们的天性呐!汉武帝雄才武略,把他们打回大漠深处,可几百年过后又是压在我中华的一块沉石啊!”

“孟子言: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这句话是对内而言,对内我们则修文德,传教化以服万民。对那些蛮夷将道理,简直是与夏虫语冰呐!故对外则只有拿起兵器抵御。没有这工部监制的利剑强弩,我们又拿什么和那些自幼生在马背上的蛮夷搏斗?”

说的太多了,刘过咳了几声,喝了几口茶继续说道:”子平你说你的学问能使这天下兵革锋利,让这百姓产粮更多,让天下无饥馑之忧。惶惶几千年,圣贤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,反而在历史龃龉徘徊。吾师谢公研究历史和儒学,提出新学。征讨四方,灭契丹,讨北羌,不让这天下再次陷入蛮夷乱华的境地。可如今天下平定,朝廷意想振兴经济,使民富强,却始终不见成效。”

“吾才知道,贤如我的老师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皇朝财政现在每况愈下,贤如当今天子也不能充实国帑。如果将来又遇大灾大难,无法接济百姓,等北方的蛮族恢复生气,这乱世又会卷土重来。原本以为只要皇帝清明,爱民如子。上下臣子不贪渎,这天下就会太平了!可看了子平之论才深知,这是刻舟求剑,无法到达的境地呐!万民安定,人口突增,而土地有限,今日的盛世却是他日的乱世的根源!”

“吾每每都想起战场上蛮夷的凶狠和死去的弟兄,都唯恐这样的事情又会发生在华夏大地之上。我当年不忍士兵受苦,百姓受死生之别,曾劝说吾师放弃征讨四方,与民生息。吾师却对我说:此举再为后人铺路,开万世太平。可如今看了子平的论,又想到这天下必然会朝着原来历史轨迹的发展,我都夜不能寐啊!那些死去的弟兄和吾师的殚精竭力又有什么用处?到头来都逃不出这必然的规律,那么吾师的理想不就是是一场虚幻?”

“子平可知这书院“继往而开来”是何意?这是要教导吾辈当思前辈的功勋,而为后辈谋太平。

我才知晓吾师的努力并不是一场空,像子平你这样的人当继承先辈们的遗志,去为以后的人开太平之世。今天这番话子平勿要忘记,时时刻刻谨记于心!方能弘扬我清泉之精神。”

李群哽咽地说道:“山长教诲,学生时时刻刻谨记,不敢忘怀。”

“你也不要觉得泰山压顶,这路我都为你谋划好了。今天我让你和工部扯上联系,这是第一步,你得好好和工部尚书方以哲打好关系。在工部将你的学问扎下根,这样以后有人斥你的学问为奇淫技巧的时候,工部就会为你撑腰。现在要紧的是建好这个系,把你的学问让更多的人学习!”

李群擦了擦眼睛,说道:“山长放心,我一定会办好这个系,不会辱没清泉的名声!”

“子平啊,你自幼漂泊海外,学于西洋。本不是长于皇朝,这本不是你的责任。今天,老夫要拜托你,为生民立命,开万世太平,不要让先辈们的血白流啊!”

李群闻言,沉声道:“群虽不长于皇朝,可父母皆是皇朝的人,这先辈留下来的责任,群不敢忘,也不能忘!”

“你要这么想,老夫也就放心了!这西洋诸术是有点门道,可若论教人怎么为人处世,子平可要多学点圣贤之道,这术终究要掌握在人的手里的!”

这话说的不错。古时候的西方,需要上帝来约束个人的行为,而这中国人却是凭着心中的道义约束自己的。这科学掌握在爱国者的手中,可是国之利器,利国利民;可这科技掌握在黑帮、贩毒的那些人手中,也可以成为毒瘤,祸害世间。

“学生记住了!”

“好了,这人老了,也就爱多唠叨几句,指不定哪天就说不了喽!你先去忙着吧,今天在这呆了这么久,恐怕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你去做呢!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万事都是开头难啊。”

“那学生先退下去了,山长日安。”

说着李群推出了前厅,看着厅前谢清笔书的文脉石,李群突然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大。这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一代接着一代,前仆后继,只想着为民请命。历史的洪流让很多事情归为尘土,但这些人却永远留在了史册上面。自己也该在这史册里书写上属于自己的那一页。念及此,李群在文脉石前伫立良久,方才离去。

虽然道理是那样没错,可这棋得一步步地下。这办置临时的实验室,还有建造科学楼的也要提上日程。这原来的楼自己只是觉得有个地方就可以了,现在有了工部的帮忙,自己得好好设计一下。这建系可是一件大事情,这步棋关乎这以后的发展,这步棋得走稳了,以后也会顺畅许多。

工部做事效率极高,这方尚书答应刚过去一天,就有官员和李群接洽,让李群教一下那天用的线性规划。

这派来的官员都是看过李群书的人,所以交流起来也不是很有障碍,加上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讲清楚,方法也有固定的套路。李群就编了个教材,开始对这些工部来的官员讲一下这个方法。而这些工部的官员很快就被李群的智慧所折服了,这看似很难的问题,在李群从简单地情形开始分析,一步接着一步,抽丝剥茧,最后得出结论。思路非常清晰,解题的办法也非常巧妙,就都对李群的算学十分佩服。

这些官员们平时也看李群写的书,对其中也有点疑问,就都拿来请教一下李群。李群是有问必有答,给他们解了疑问。

趁着交流的机会,李群也和他们讨论一下,这科学楼的大体模样。得知其实中国古代的房子也并不是全部是木头造的,而是指是用木结构房子——木头承重的房子。这砖石其实中国很早就能烧制,只是用来造石塔、墓穴和长城之类的防御用的工事。之所以选择木结构,是因为这样效比快,比砖石快得多。有很多人以为砖石的房子代表更高的技术水平,其实不然。

隋时候的赵州桥就是全石料,但建造极难。领先了国外几百年,可见当时中国的建造水准相当的高。

所以李群想建个砖石多点的房子,这样效率低是低了一点,可在古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。自己再找张弘毅的工坊看看能不能把水泥弄出来,这样粘合剂的一块就能省去一大笔的开销。

之所以想建砖石结构的楼房,一个是因为要和传统的书院有点不同,以示新学的“新”气象。

还有一个就是因为这样也更加显得现代一点,满足了一下李群的对后世的怀念。第三个就是如果能够将砖石结构的房子加快效率建造的话,能省去很多木头,这样砍的木头少了,后世也不会到了黄河泛滥的,水土流失的地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